多走路保健不花錢

 

發哥退休後平日最常見的活動,就是帶著妻小走路,一來最省錢,不必花費;二來最隨興散心,何時何地都可上路;三來更可養身,不會運動傷害,還能提升自體免疫力保健康。所以發哥與妻小努力貫徹紀姊紀政倡導的「日行萬步,健康跟著我」口號。

 

現在人皆知走路是保健方法中最不要花錢的,紀姊紀政跑出世界名氣,但她退出田徑圈後,極力倡導全民健走運動才健康!很多人通過走路養生,都能保障身體的健康,遠離了很多疾病。

 

FB自動跳出來三年前藉發哥隨意窩分享大家一則「走路是長壽的良藥」,藉機再來談我們健走的心得。

與妻小走在愛河建國路橋上。

平常與妻小三人行從住家往外走路,兩年前還維持高雄與台北兩地移居生活時期,人在高雄,會常從左營河堤帶狀公園往高雄後車站的老宅探望老岳母,還曾經長 途健走愛河二三十回合;在台北,常走在住家的華山公園或文創園區繞十圈,不然則往外東西南北各方找定點走去,真的是省錢,散心,更可養身。妻小走路,我則基礎耐力慢慢跑(比慢跑還放慢些)而行。

與妻小陪同老岳母走在華山公園。

如今,我們搬回都更重建完工後的東湖新社區,平時最常活動的健走地方,就在社區前面不遠的內溝溪五分埤步道,三不五時帶著妻小,甚至陪同老岳母隨興出門履行「日行萬步健康走」。

與妻小陪同老岳母走在華山文創大草原步道。

網路上說著走路是長壽的良藥!「這樣走路」可以「走」掉4種病!因為通過走路,不但可以鍛鍊四肢的關節,可以促進消化,增強體質,提高免疫力。下面內容且介紹走路可以輔助防治哪些方面的疾病,大家可以更多瞭解一下。

與妻小陪同老岳母走在五分埤木棧步道。

走路可以「走」掉四種病

 

一、走路防治糖尿病功效大

走在五分埤溪旁櫻花步道上。

得了糖尿病,血糖會特別的高,就會容易出現很多併發症,只是通過藥物的控制,雖然能降低血糖,但是如果能通過走路,在結合於藥物的治療,不但可以提高免疫力,遠離很多的併發症,而且還能遠離其他疾病。

 

因為走路可以使血管裡面的血液更暢通,減少膽固醇的存留,避免血脂變稠,可以減少糖尿病血管方面的併發症,而且還可以減少糖尿病出現的幾率。

 

所以走路特別適合糖尿病患者,可以起到的功效很大,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堅持走路。

陪妻小走在東湖國中對岸的櫻花步道上。

二、走路可以預防高血壓併發症

 

高血壓通過走路可以明顯的改善因高血壓帶來了很多併發症,因為通過走路,可以幫助減少血管裡的膽固醇,提高身體的素質,高血壓患者通過走路這種簡單方法,能幫助穩定血壓。

 

因為往往很多高血壓患者身體肥胖,血管裡面的膽固醇過高,血脂變稠,特別容易因血壓高形成心臟病,血管破裂,腦血栓等等,只要通過走路堅持鍛鍊,通過一段時間的走路,身體都有很大的改善。

 

三、走路可以預防骨質疏鬆

 

老年人特別容易出現骨質疏鬆,只是單純的吃藥,效果也不夠全面,但如果每天堅持走路,可以鍛鍊骨骼,增強骨密度,防治老年人出現骨質疏鬆、骨折等問題。

 

四、走路可以防治胃腸道疾病

 

胃腸道疾病往往是消化不良造成的胃積食,引起食慾不佳,造成腸胃道功能下降,甚至出現便秘,腹瀉,如果每天堅持走45分鐘左右的路,對於治療胃腸道疾病有很好的功效。

 

因為通過走路可以提高免疫力,提高細胞的活性,提高免疫力,增強體質,促進腸胃道的蠕動,就可以讓胃腸道更健康。

 

所以不管是健康人,還是患有不同疾病,只要每天堅持走路,都能通過走路鍛鍊身體,身體會越來越健康。

 

 

頭條留言
何長發
何長發
民生報資深足球專業記者。台灣唯一從1982年世足賽至今評寫最資深專業球評、 從2006世足年開始至今 首創國內「世足與運動校園社區巡迴演講」第一人、 台灣以個人名義著作足球專書最多作者。
- 廣告 -
- 廣告 -

最新文章

國父紀念館「跨時空對話」創意徵件 得獎作品揭曉

「跨時空對話」創意徵件活動,由國父紀念館舉辦,為未來公共藝術啟動預演。自今年的元旦開始徵件至3月31日,總共吸引了167件參賽作品;其中視覺圖像類作品居多,文字作品更包羅萬象,從小說、散文到詩歌、劇本應有盡有。經過初審和複審,最終誕生了2件創意大獎作品,分別是《自然共榮‧文化薈萃》和《生活所在》。

《足球經》世界足球戰術交會大融合 打破傳統變出多樣...

現在世界足壇各個流派打法莫不朝著技能、體能和心智慧等高度全面發展的方向前進。而過去片面強調技能、體能的時代已經結束。過去我們常把世界足球定義為幾大流派,即歐洲派、南美技術流派、歐洲拉丁派以及歐洲力量流派,但隨著時空科技的演變下,已經交會大融合成混合式的打法,早已打破了昔日的界

臺中文創驚艷巴黎 TCOD台中原創商品獲國際發明...

【記者廖宥婷/台中報導】 臺中文創再傳佳績!在地...

113年中市社區營造甄選起跑 邀市民打造在地家鄉...

【記者廖宥婷/台中報導】 熱愛家鄉的夥伴們看過來...

凝視百年來的藝術家身影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多重鏡像...

【記者廖宥婷/台北報導】  藝術家透過鏡頭所拍攝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