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作者/舒舒看世界 Chouchou’s Diary】
在一年中日照最長的夏至,我來到了科孚島東北角的漁村--Kassiopi 。
蓊鬱秀麗的半島海港,在碧海藍天的環擁下呼喚著我,讓即使得一跛一跛行走的我,也無法抵擋她的魅力,勇敢的踅向漁港。
從下榻飯店走到港口約10分鐘,對於原本喜歡健行的我,小菜一碟,如今成為體力和忍耐力的挑戰。
「沒什麼不好。」我安慰自己。
從今以後,我能真的 「同理」身體不自由人士的心情和肢體感受,也更尊敬他們的勇敢和堅韌。
在拜占庭帝國(又稱東羅馬帝國)時代(西元330~1453年), Kassiopi 是聯絡今日的阿爾巴尼亞、馬其頓、希臘等東南歐地域和舊羅馬帝國領土(義大利、法國、瑞士、奧地利等中西歐國家)的中途轉運港,重要性可想而知。
她不僅負責了東西貨物的轉運,也成為文化交流的重心。
她是威尼斯商人和中東大食商人的聚集地,也是東正教和天主教的合作教區。
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,離鄉背井,在這個異國港口相遇、交往、協商、合作。
他們或許膚色不同,操著相異的語言,堅信着自己的神和教會(東正教、天主教和伊斯蘭教其實都是同一位神上帝!),卻擁有着雷同的夢想--和心愛的人過上富裕安康的幸福人生。
想到此,我意外的發現,即使500年後的今天,物換星移,人事全非,我們普通人的心願,似乎並沒有太大的改變?!
1453年,拜占庭帝國被鄂圖曼帝國攻陷,科孚島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。
東西交通暫時中斷,國際轉運港退回到地區性漁港,海灣的天然優勢依舊滋養著她的居民,只是換了一種方式。
隨著歷史變遷、政治勢力的接二連三交替,陸地運輸接手了海洋時代的海運,Kassiopi 再度華麗變身,成為科孚島東北角的觀光勝地,西歐人士的度假天堂。
平時居民只有1000人的漁港小村,旅遊旺季村中爆滿到上萬人!
為了接待10倍居民人口的旅客,小村居民卯起來工作。朝7晚12,甚至24小時待命。
島上沒有台灣熟悉的7/11便利商店,但是雜貨店、紀念品店、酒吧餐廳,隨時有人應對,不用擔心落單或者落入困境。
此外,我還發現接觸過的島人每一個都很友善。
有些人也許英語並不好,也不會其他外語,不過總是面帶微笑,一副達觀知命的模樣,很有感染力。
這或許是複雜多舛的歷史經驗賦予他們的「禮物」吧!
出海捕魚的生活本就是看天吃飯,地中海也不是永恆的溫柔藍絲絨;安定的生活不是理所當然,平穩的政權更不是生來保障--珍惜當下,享受眼前的所有,才是真理。
我慢步在 U 型漁港灣岸,海風微微吹拂,即使在豔陽之下,我絲毫感覺不到一點暑氣,反而有點些許涼意。
或許是管理得當,或許是環保意識強烈,Kassiopi 沒有一般漁港中瀰漫的刺鼻漁船引擎臭味,有的是乘著海風而來的希臘燒烤香氣,令人食指大動。
港灣中的海水清澈見底,讓人想立即下水一親芳澤;而只有當你很靠近水面時,才會發現淺綠色海水、鵝卵石遍佈的世界中,竟然戲游著許多灰色透明小魚。
牠們彷如隱形的潛水艇,穿梭在鵝卵石間;只有當牠們背上的銀條反射陽光時,我才有機會窺見牠們的窈窕身形。
夏至的中午,騰騰暑氣,旅人們紛紛尋找安身遮陽之所,我也不例外。
一杯希臘特製薑汁啤酒汽水,配上一頓豐盛的希臘烤魚大餐:一尾紅鯛 (red snapper )+ 烤時蔬和生菜沙拉 (熱情的餐廳侍者特別推薦)。
兩小時之後,我帶著滿足的五臟廟步出餐廳,外加了一個「doggy bag」--吃不完的生菜沙拉打包。
我心想著今晚的晚餐也有了著落,不禁微笑起來。
2022的夏至,妳你又身在何處呢?
無論何時何地,一個人、兩個人、還是一群人,希望妳你也能享受(並且感謝)一年中日照最長的這一天。
過了今天之後,太陽和我們每天打照面的時間就會逐漸縮短,直到冬至的最短,然後再慢慢變長。
如同太極圓的陰陽南北,從陽至陰,由陰轉陽,循環不已。也像我們每一個人的一生:從出生到青壯年,然後步入老年,最後化為塵土、回歸天地之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