爽哥呷台灣:一碗平凡的肉羹,喚醒遊子味蕾的記憶!

《爽哥呷台灣》

圖文:梁爽
 
台北行天宮附近巷弄裡,有家無招牌的肉羹攤,攤子並不起眼,只有放置在門前的小小攤車,外加三、四張小桌,供應的食物只有肉羹,另可選擇加油麵、冬粉或米粉。
 
主力商品當然是肉羹,但羹湯的配料卻很簡單,除現打的手工肉羹外,只加了少得可憐的香菇、筍絲,以及若有似無的蛋花,店家連香菜都捨不得放,與大多數的台北肉羹並不搭。
 
這樣的肉羹看起來沒特色、沒賣點,偏偏每天早上七點營業時間還沒到,攤子前已經吸引不少熟門熟路的老顧客排隊等著。
 
幾年前爽哥騎車路過,看見攤前十多人等候,好奇心驅使下也加入排隊人群。等了10 多分鐘,熱騰騰的肉羹麵終於端上桌,但第一眼看到人氣肉羹的淳樸模樣,令人失望透頂。
 
不過爽哥向來不喜歡浪費食物,既然點了就開心吃吧。拿起餐具,先舀起一匙羹湯往嘴裡送,「咦!滋味不差,有點意思」,再夾起一塊肉羹吃進去,「哇!這碗肉羹有魔力」。
 
很快吃了半碗,驚覺這味道似曾相似。腦海激盪了半天,卻想不起何時何地曾吃過類似口味的肉羹,既無柴魚調味,更無沙茶壞事,清甜的原味靠的是肉羹本身散發出的美妙滋味。
 
再吃了幾口,儲存在味蕾記憶體的電源突然通了電,「這正是小時候的家鄉味,那種歷經40多年重新尋覓的舊味道」。接下來每吃一口都是震撼。
 
突然間,記憶被拉回到40多年前,當時我還不到10歲,一尊落海漂流到台的明朝木雕關公,被信眾迎到雲林斗六老家對面的關帝廟(南聖宮),朝聖的香客天天絡繹不絕。
 
原本務農的阿公看見商機,在舊家開了小吃店,店名叫「日香」,還請來老師傅掌杓,供應滷肉飯、肉羹、魷魚羹、各式熱炒與湯品,當時一碗肉羹麵才賣10元。
 
小吃店開幕時,我的身高和爐灶差不多,被大人喝令不得靠近,只能遠遠聞著肉燥香,看著老師傅率阿嫲、媽媽忙進忙出,偶爾領到一碗肉羹當獎賞。
 
後來關帝廟遷到郊外,人潮散去,小吃店跟著收攤,但每天的滷肉飯配肉羹當早餐已成習慣,老家附近的肉羹攤都是同樣的味道。
 
隨著年紀漸長,多了外出機會,才逐漸接觸到南北不同口味的羹湯,只是吃來吃去,還是小時候的味道深得我心。
 
無招牌的肉羹攤。(梁爽攝)
 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梁爽
前民生報記者、目前在爽味亭擔任校長兼摃鐘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頭條留言
梁爽
梁爽
民生報記者,現經營「爽味亭」浮眾望,一手好菜成為飲食男女的偶像,尤其在臉書上一呼百諾,不定時推出好料,即刻秒殺!
- 廣告 -
- 廣告 -

最新文章

大甲媽祖鑾轎抵西螺 張麗善迎駕籲中央效法媽祖正念助...

記者廖濬弘/採訪報導 台中大甲鎮瀾宮媽祖鑾轎於6日...

張惠妹首轟北京鳥巢 征服近20萬人集體靈魂出竅

張惠妹首轟北京鳥巢征服近20萬樂迷     照片提...

職能治療助攻長照3.0——打造10分鐘照顧圈,提升...

隨著台灣高齡人口快速增加,政府推動的長照3.0政策強調「醫療與照顧整合」,期望透過10分鐘照顧圈,讓長者能夠就近獲得專業的照護與復能服務。然而,許多長照機構受限於財務與人力配置,難以聘請完整的專業團隊,導致長者的復能需求無法充分滿足。

別再貼熱臉!台灣不能再當沉默的貿易順差國

編輯中心 面對美國突如其來調高台灣貨品關稅,政府僅...

台中大坑眺景秘境開箱! 觀旅局:4月到大坑5號步道...

記者馬源培/台中報導 台中市大坑5號山陵縱走步道海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