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年在台灣很難得有大型國際足賽,1967年亞東區足球賽在台北舉行,寶島台灣球迷久聞港華國腳的大名,少見名腳踢球,因此亞東區賽在台灣造成了至今也前所未有的大轟動,最後一天三萬人把台北市立體育場連跑道都坐滿了觀戰人潮,而那批60年代的「中華港腳」也戲劇性地奪得亞東區冠軍,對後來全台本土發展足球有很深遠的影響力。
尤其在上世紀60年代的中華民國足球隊裡,開始參插少數幾位台灣本土的象徵性國腳在代表隊名單內,但國際賽仍然依靠港華名腳上陣,最轟動的當屬民國56年,在台北舉行的1967年亞洲盃東區預賽,中華隊在艱苦奮戰中,終於獲得最後的冠軍,造成了國民政府遷台以後,我國足球運動的最高潮。
1967年在台北市立體育場舉行的亞洲盃足球東區預賽,有來自日本、南韓、印尼、菲律賓以及東道主中華民國等五國角逐,互爭第四屆亞洲盃決賽參加權。當時代表我國出席亞東區足球賽的國腳群,除了守門員郭德先是印尼土生華僑外,其他清一色都是港華好手。
當年由於中華國腳頗為戲劇性的勝利演出,更帶動了國內球迷的看球情緒,尤其是在與日本之役中,落後兩球下,眼看就要輸球了,竟能在最後五分鐘內先後由黃志強及林尚義頂進兩球而追成平手,立於不敗之地後,最後於壓軸戰中,替補上陣的林尚義絕殺進球,再以1比0力克強悍的南韓隊,最終我們與日本戰績同為三勝一平,中華隊憑得失球數之差佔優勢,獲得了亞東區冠軍,令現場三萬名的爆滿觀眾看得如癡如狂。
亞東區預賽的中華民國隊主力陣容為:守門員劉建中、後衛羅北、譚漢新、李炳德、郭錦洪、中場林尚義、曾鏡洪、郭有、前鋒張子岱、張子慧、黃志強及莫振華等港將。其他成員還有楊偉業、黃德福、劉煥清、周少雄、麥天富、郭德先等人。
在取得1968年第四屆亞洲盃決賽權之後,代表隊的陣容作了一些調整,由於有一些港華無法赴會,另方面為了提攜國內足運的成長,而從國內本土也選出了陳泰和、陳光雄、林魯書、許忠明及魏伯康等五名球員,加入了角逐亞洲盃的陣容,後來那屆亞洲盃我們獲得第四名成績。
在60年代裡,我們除參加亞洲盃之外,還有1964年及1968年兩屆的奧運足球會外賽,這中間另有1966年第五屆亞運會足球賽,但成績平平,此外,還有一些國外舉辦的國際邀請賽,如大馬獨立盃「默迪卡盃」、金鍾泌盃等,也曾奪冠過,1963年獲大馬獨立盃冠軍返台時,執掌的李惠堂帶隊凱旋在台北接受遊街慶祝。
早年幾乎依靠港華踢國際賽的環境下,為了台灣本土球員的成長,在60年代以台灣本土球員為主代表中華隊出賽,最具代表性的一批成員應是1966年角逐南韓「金鍾泌盃」的代表隊,當時,全台先選出兩批球員組成莒光藍、黃隊,再與返國參選的菲華聯隊,共同進行中華代表隊的選拔賽,選出了22名國腳中,有三名菲華,唯一的一名從香港參選的是老國腳羅北,其他都是台灣地區的球員。
這批歷史性以台灣地區球員為主體的中華隊,守門員為曾勝德、許忠明、後衛有馮康信、葉楚生、黃維明、羅北(港華)、中場有陳炳輝、魏伯康、陳光雄、李天參、高明賢、陳永安(菲華)、前鋒有徐國材、林魯書、兵惠龍、張英世、黃金益、王洪鈞、翁俊哲、劉武雄、林漢德及王芳田(後兩人為菲華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