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銘隆 小山園二、三事 (下)

圖、文:張銘隆

三年前試種一次甜玉米,收成並不理想,颱風、蟲害,並且每穗都有螞蟻進住,沒一穗飽滿完整。

今年,風調雨順,每株都站得直挺挺地,種了紫色糯米和最傳統的白玉米,結果收穫了三種─純紫色、純白(淡淡黃)和雜了深淺紫和深淺黃色─不同膚色的民族結親了,還好口味都不錯,自己種的、現拔現下鍋,碳足跡十公尺,當然頂好嘍。

帶露水現烹的白玉米。

第一次種的黃秋葵,賣菜苗的商家說這品種每莢可以長到一台尺長而且「好吃」,採收過好幾次「巨物」家人都說「好老」,最近一次委託大鋼牙家族試烹試嚐,試吃報告還沒交回來,還不知怎樣尺寸、幾分熟的才好下鍋。反正明年不會再好奇求新,還是最通俗的綠色小型秋葵最保險。

今年最亮的一支「有色玉米」。

瓜瓜國的瓠瓜因為施肥過度已全軍覆沒,絲瓜肥害加蟲害,看來已沒啥希望,原來金花蟲科的黃守瓜和黑守瓜不是「守護瓜瓜」而是守著瓜棚「據案大嚼」。牛奶南瓜還在亂草裡亂竄,三不五時有花花出來曬太陽,只能等瓜蔓萎凋後再來草叢裡尋找驚喜了。
今年擴建了一個大好瓜棚,可惜絲瓜不爭氣,前已有佛手瓜等著占位置,再不行的話,刀豆和銀絨野牡丹或紫藤也在排隊等著上架。

千創百孔的絲瓜葉,想教它結果?也太強人所難了吧?

地上爬的冬瓜則十足驚喜,一號大冬瓜替代過我的八月生日蛋糕,吹蠟燭後「開瓜」足足分享了8個家庭好幾餐,家家都吃得過癮並且都說「好吃,還有沒有?」,目前只剩了四號和五號瓜等待收成,不過得等人口夠多時才好開瓜分享。

今年遲遲才抽芽的薑黃,目前已超過兒童免票的身高,不過前天看人家種的薑黃高二公尺以上,葉子幾乎和香蕉一般規模;決定今年不收穫,要來養它兩年甚至三年,老薑黃會更黃、味道更濃,期望「效果」會更好。

食用百合越種越矮小,今年沒有開花,但是從原先的一株已繁殖為十株,殷勤照顧中,期待明年會更好。香水百合的植株倒不像土生的野百合和鐵砲,夏眠時間也站得好好的,半枯的枝葉一直表明著存在。

最大宗的作物「綠竹筍」從端午至今「週週有收穫」,那近百抱的觀音山綠竹,並未獲得全職照顧,被山羌、野豬分享了過半,每星期才收穫一次的筍子大小參差,多的是鮮嫩的「一口筍」,近悅遠來的親友多的是嚐鮮的機會。

新鮮綠竹筍,今年真的吃到飽了。

那個遠處邊境上的筍園,多虧有好朋許建民伉儷的協助照顧,不然別說是沒鮮筍可吃,可能整片竹林都得回歸荒莽了。

小山園幾年來耗掉阿北不少體重,不過,收穫季的秋天,享用著「自己的」各種作物,心頭歡喜,就不在意光陰和體重的消磨了。

 

頭條留言
張銘隆
張銘隆
民生報戶外版記者,也是個大冒險家,台灣第一批登上珠穆朗瑪峰(聖母峰,Mount Everest)的登山家之一,也是潛水家、航海家、獨木舟玩家…(曾經划獨木舟環島)。
- 廣告 -
- 廣告 -

最新文章

2025金門馬拉松開跑 臺北選手盡展實力感受戰地風...

記者翁明灝/金門報導 臺北市政府體育局長王泓翔今(...

「櫻花樹下的幸福」 樂活夜櫻季1/24華麗揭幕

記者廖濬弘/台北報導 再等幾天,大家喜愛的樂活夜...

心中山線形公園年味飄香 主廚秀絕活 掀起年貨美食熱...

記者楊秉鈞/台北報導 「食」尚界年度盛宴來了!臺...

農曆年前嘉市東、西區衛生所加開夜診 提供多項疫苗接...

記者宋其佳/嘉義市報導 年關將近,民眾出遊、返鄉...

LaLaport樂徵才 知名日商眾多職缺「蛇出來」...

記者呂泓陞/台北報導 臺北市就業服務處自1月20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