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銘隆:行船人的風景

圖文:張銘隆

2018年10月26日,06:35。

昔時蘭陽八景之龜山曉日眾人皆知,向東看的「平洋旭日」、「龜山曉日」和陸上人相差不多。

 

向西看的「月落龜嶼 」就只有行船人特有的福利了,出了海才有的景色,對農曆九月十七日的月亮,農曆十八日的清早還沒落山,真不知該稱它「曉月」還是「殘月」囉。


「玉兔」颱風加上東北風鋒面相伴,早早的把我們的船從彭佳嶼東北外海趕了回來,船長本打算到龜山島外海再作業一天才回港避風,後來考慮「太晚進港不易擠位船泊」,又提早了八小時入港。

 

想來,討海人最喜歡的風景不是海上,也不是海岸;海上只是討生活的工作場,海岸則得保持距離(近岸禁漁、太近更增觸礁擱淺的危險),岸景在當年只是目視航行的主要參考,海上水族的奇觀演義(海豚、海鳥、偶一的大魚現身…)都只是偷閒一瞥的小插曲。

 

船在海上,多是無盡的忙碌和壓力,行船人最愛的還是海港,進了港才有「家」的安全和溫暖,也才是最踏實的風景。

平洋日出,說真的要氣夠好才有心情欣賞。張銘隆/攝
基隆港看大船放溺? 海上相遇,只有遠遠避碰的份。張銘隆 / 攝
船在海上只有無盡的移動和作業壓力。張銘隆/ 攝
泊港,才是唯一的安穩休息。張銘隆/攝

頭條留言
張銘隆
張銘隆
民生報戶外版記者,也是個大冒險家,台灣第一批登上珠穆朗瑪峰(聖母峰,Mount Everest)的登山家之一,也是潛水家、航海家、獨木舟玩家…(曾經划獨木舟環島)。
- 廣告 -
- 廣告 -

最新文章

乾坤朗朗棒球日

昨(4/19)天是個人的「棒球日」,全天和棒壇菁英...

2025基督教短宣隊至基隆監獄音樂表演 願帶給收容...

墨新聞|綜合中心【記者曾安平/基隆報導】美國洛杉磯...

北港小過年熱鬧登場 宇澄生技熱情參與

墨新聞|新聞策劃編輯部記者李婉如/綜合報導 一年一...

奉天宮遵循清朝古禮為媽祖祝壽 信眾得知銀同媽前來駐...

墨新聞|新聞策劃編輯部來自廈門銀同天后宮的媽祖金身...

基隆首台搜救犬運輸車啟用 感謝洪瑋濃先生遺愛人間

墨新聞|記者江育銓/基隆報導基隆市長謝國樑代表市府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