樂評佳論

奇怪的她、奇怪的母校!

她昨天秀出母校當年給她的博士學位證書。 我茫了! 早有這張紙,為什麼不直接拿出來,還要請母校補發一張博士學位證書呢? 更奇怪的是,母校學位證書印製室主管曾來信說,校友申請補發學位證書時,母校會提供和申請人畢業時拿到的那張證書「一模一樣」!

韓粉要做老韓的益友

中時最近給了我一個「友韓學者」的稱呼,我很喜歡! 孔子說:益友有三種:友直、友諒、友多聞。 我想,老韓應該是把我當朋友看待的,我也很高興能有老韓做朋友,就跟我很開心跟各位韓粉做朋友是一樣的。

如何讓郭粉投韓?

郭台銘宣佈不參與總統大選後,郭粉會不會轉而支持韓國瑜,是許多人關心的問題。 我當然相信,有些郭粉,非常著迷於郭的個人魅力,於是會堅持非郭不投;但我也認為,另一些郭粉之所以支持郭,倒不是特別崇拜郭台銘個人,而是對於台灣政治與經濟現況的改變,

韓家軍應轉型成為救世軍

韓粉是韓國瑜的堅定支持者,也是韓的基本票源。 但我們必須承認,在眾多選民中,仍有相當一部份人並非韓粉,甚至對韓粉有些排斥。 當然,他們也可能不是英粉或郭粉,而是真正的中間選民。這是韓國瑜要爭取的選票。爭取到愈多,韓愈能穩定勝選。 然而,爭取中間選民,只能靠韓國瑜嗎?韓粉能不能也幫忙爭取中間選民?

郭台銘決定不參與連署競選總統

台灣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在9月17日最後登記獨立參選的前一天深夜,透過聲明宣佈決定不參與2020年連署競選總統。 消息一出,台灣各電視台晚上的政論節目,因題目、來賓早就定了,談話的內容與方向統統都猜錯,變得又可笑又有趣。反倒是韓國瑜去年就以「夜襲」做為競選主題曲,顯得頗有未卜先知之明。

蘇起眼中的台灣處境

兩個月一次的《魯青會》聚餐,本次在8月30號周五晚上於敦化南路慕軒飯(MADISON TAIPEI HOTEL)舉行,特別邀請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和陳月卿夫婦兩位貴賓出席,餐後並由蘇起針對「美中台三角關係下的台灣處境」發表演講。

對不起,放個「馬」後砲!

昨天聽馬總統在台上講話,五分鐘後,我的新聞人敏感就告訴自己,不妙,會有狀況。 後來發生的事情,大家都知道了,今天又有許多討論。 馬能來站台,是非常關鍵的好事。韓也幾度致謝,那也是應該的。 我講過好幾遍。馬和韓,是兩種不同風格的政治人物。最明顯的,就是講話風格不同。 馬重實證,不管任何場合,他講話,必要引用數據,表示有根有據,事實會說話。這是他的風格。

多數台灣人會如何選擇?

從本質上來講,「競選行銷傳播學」是一門講究策略的學問。在只有一人能當選的選舉中,在法律範圍內,用各種手段贏得最多選票,是必然的競爭過程。 我教這門課,所以會特別注意候選人的動作。 因為老韓在去年神奇地贏了高雄市長選舉,我才會特別注意他的競選傳播策略。

韓國瑜的匹夫之勇

韓國瑜崛起,不是因為他的好,而是因為民進黨的爛。 從韓國瑜將曲棍球一字排開,向段宜康宣戰開始,就鮮明地展現了他的個人特質:硬派。 國民黨最惹人嫌的地方,在於軟弱。 明明應該針對民進黨的腐敗迎頭痛擊,卻總軟趴趴毫無作為。一群大老各有算計,利用矛盾,權力鬥爭。結果,反倒搞得內部分裂、親痛仇快。

郭台銘未動,韓國瑜也不能動!

聽說藍營很多選民很焦慮,我倒一直相當樂觀。 郭台銘持續折磨老韓,很多人已經快要抓狂;但我說過,郭如果脫黨參選,在誠信和道義上就佔不住腳。現在還有人說,郭的參選,對韓十分不利。

冰島哀悼的同時,法國也在憂慮

一向喜歡以美食政治為閒談話題的法國人,怎麼也沒想到有一天竟然會以「天氣」作為打招呼的開頭語 ─ “Il fait chaud, n’est ce pas? ”(「好熱啊,是吧?」)。更令人「驚豔」的是突如其來的下一句

元稹「除卻巫山不是雲」的真象竟是…

元稹出生在長安郊縣,祖先是北魏皇室的一支。不過,到其父親一代,已經是家道中落,家境貧寒,元稹人生的轉折點,是他23歲時發生的,當時,他都還沒考上科舉,還是個一窮二白的窮酸書生…

你說的三兄弟是柯文哲、郭台銘和王金平嗎?

剛才,有一位忠厚老實,但不大關心台灣政治的海外朋友傳訊息問我:你最近一天到晚說「三兄弟」怎樣怎樣;到底這三兄弟是誰?誰是大哥、誰是二哥,誰又是三弟?

台灣史上最慘烈的一場大選!

看起來,老郭還是想選總統。 在做最後決定前,如果終究沒有和老韓再見面長談一次,我認為,對郭而言,不是明智的決策模式。至少,所有的利害關係人都應該談過一遍後,再做最後決定,才不會誤判情勢。

不思考的危險 – Non-thinking is dangerous 

一位法國友人最近分享了一段話,原作者是享譽國際的政治哲學家 漢娜·鄂蘭(Hannah Arendt):「當世上每個人持續的對你說謊時,結果並不是你會相信這些謊言,而是沒有人會再相信這個世上的任何事情(失去信任)。
- 廣告 -

最新文章

頭條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