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Advertisement -spot_img

TAG

台灣足球

當年180座分齡足賽冠軍代表啥

中華民國在台灣內憂外患,外交長期陷困境,體育外交是條活路,但過去長久以來的體育弱國形象,鮮少能在世界矚目的大賽中奪金,於是演繹出了台東紅葉少棒隊在1968年掀起全台棒球熱,從此改變全台棒運發展史,台中金龍少棒

70歲Billy堅守先發率老國腳拚搏半場

發哥老球友70歲的Billy龔元高,如昔又要在泰國壯年足球賽保持堅守踢滿上半場才退場,留下這個國際老爺賽會的一項紀錄,更是其個人踢球歲月中的美好紀錄。以一個70歲的人,還能有一定的體能精力,在泰國這類國際壯年足賽堅

見證勁風足球半世紀50週年慶

半世紀前在早年鄭成功部隊駐紮的老部落地區高雄後勁,誕生了台灣至今仍存在的老牌球會勁風足球俱樂部,今年喜迎創會半世紀50週年,勁風足球人號召昔日戰友回來後勁大團聚,並邀集其他老中少小球隊在6月1日熱鬧踢球團慶,

追憶球王李惠堂40週年紀念連載之七 在東瀛氣死日本...

1923年球王李惠堂年僅18歲首次入選中華民國足球隊主力國腳,首度遠征在日本大阪舉辦的第六屆遠東運動會。賽前日本人以為穩操勝算,準備洗雪前恥,不料卻以1比5慘敗,球王領銜球隊在東瀛氣死日本人,那年代我們中華足球國

追憶球王李惠堂40週年紀念連載之六 在上海樂華會響...

1925年尚年輕的李惠堂懷著強烈的愛國熱忱,並與自己青梅竹馬的鄰居廖月英從香港來到上海,在1926至1930年他轉投效力上海樂華足球隊,決心要與外國球隊較量,領銜樂華隊首開上海華人足球隊擊敗外國球隊的記錄,使李惠堂在

追憶球王李惠堂40週年紀念連載之五 在香港南華會一...

1915年10歲的李惠堂從家鄉五華再回到出生地香港,香港深受英國殖民地的影響,因此香港在早年便是亞洲足球很盛行的小島,對於從小愛球成痴的李惠堂,雖然父親一再反對其踢球,他就是打死也不放棄足球,果然在香港最有名

追憶球王李惠堂40週年紀念連載之四 從小堅忍享受足...

李惠堂在還未十歲以前返回香港,由同村秀才李柳灣先生隨往香港任家庭教師。1917年,以優異成績考入香港皇仁書院接受西式初中教育,不過仍繼續參與校內足球活動。只讀了兩年,奉家命於1919年就被迫輟學在家協助父親處理業

追憶球王李惠堂40週年紀念連載之三 五華同鄉再憶球...

李惠堂字光樑,別號魯衛,又名萬年青,廣東五華錫坑鄉人,生於一九〇五(光緒卅一)年農曆九月十八日,香港大坑村。父李浩如因家貧寒,生活艱辛,無法就學讀書,自幼在家鄉學「打石」。廣東五華早期是貧脊之縣,居民大多赴港

追憶球王李惠堂40週年紀念連載之二 打娘胎足球入夢...

足球在中國大陸是球類運動中傳入最早的一種,發跡大概不會早於1897年(光緒23年)。因為英國人自恃足球為他們的國技,當時英國為一世之雄,殖民地遍及全球,國旗插到那裡,足球也跟到那裡。而在中國大陸他們便是最早的侵

追憶球王李惠堂40週年紀念連載之一 開場篇李惠堂不...

2019年適逢兩岸中國華人一致認同的足球王李惠堂逝世40週年紀念,在現代足球運動發展超過一百五十年歷史中,我國唯一世界知名的足球大人物就是已故球王李惠堂。1976年,德國一家權威的足球雜誌社經過評選將比利、馬修斯、

久違甲足聯賽奪冠最多的教練黃仁成

象徵國內男足最高層級的社甲足球聯賽(從1982年開創國內各球類聯賽制之先鋒 )又開踢了,而在我國足壇帶兵奪下聯賽冠軍最多的教練是誰?答案是前任台電隊教練黃仁成,先後帶台電隊奪得了11次甲足聯賽冠軍,自

Latest news

- Advertisement -spot_img
頭條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