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視界

「一門深入」vs. 「歧路亡羊」

「一門深入」vs. 「歧路亡羊」 2022-03-22 一位師兄捎來訊息,邀我參加佛經讀書會。思慮再三,我予以婉拒。我告訴他,近幾年我對讀經的興趣不大。我非常喜歡【心經】、【金剛經】和【六祖壇經】...

咻一下40年!胡娜重返福華,回味台灣網壇初登場

1985-2025   咻一下,整整40年了,今天(5月28日)上午陪胡娜回到她在台灣住宿的第一個家-福華飯店。   民國74年,胡娜從已經住了兩年多的美國來台灣,網球協會安排的第一晚飯店在福...

關於念佛的幾點建議

緣起: 有LINE群友在群組裡貼出一段視頻,建議「念佛的音聲」。觸動我寫此文的動機: 念佛是最簡單又有效的修行方法。有多簡單呢?請容許我分享個人經驗。 ...

百萬小說大賞 6 月開跑,KadoKado 徵文賽再掀創作浪潮

台灣角川旗下原創小說平台「KadoKado 角角者」宣布,「2025 KadoKado 百萬小說創作大賞」將於6月1日熱烈展開徵件,至9月1日中午截止。本屆賽事不僅是全台獎金最高、規模最大的原創小說比賽,首獎更高達新台幣120萬元,總共設有24組獎項,鼓勵全球華文創作者用文字構築屬於自己的故事宇宙,重拾創作初心,開創多元敘事的嶄新可能。

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水在雲山間

華梵大學校長李天任思慮清明,再度接長不到一年,發現石碇華梵仙境,禪機處處,籌建「雲山禪茶藝文」,今天剪綵揭幕。   一早碇坪路一段216號冠蓋雲集、群賢畢至,雖然煙雨濛濛,更見禪意繚繞。   ...

FranchOpen

2025法國網球公開賽前夕,林口網球場先辦了一場「林口會外賽」。   老天爺非常幫忙,6:30-8:30,打完下雨。   林口網委會「飛哥」呂明飛剛打完「雙北世壯運」,獲得休閒組雙打銅碑,大家...

#林口好芳隣 世事盡在笑談中

#高地卧虎藏龍有鳳   昨(5/22)晚才知道,李天任校長、吳濱洋小姐當年都是文化大學院校園內風雲人物。   他們是差一屆的學長、妹,30年前是文化學院學生社團總會總幹事、活動股長,在華崗呼風...

956 克的漢堡與一棵樹的距離

#碳足跡早餐   新嚐試,有「碳權」的漢堡,今日早餐。   住家200公尺外,新開一家早餐店;今早透氣兼試吃。   「小滿」後的早晨,有雲,卻是漂亮的雲。   但是,舉世都在談「碳權」...

林口的夜,為足球與情誼點燈

#醒吾女足謝志君 #足協前理事長邱義仁 #世界壯年運動會   住在林口,天天有新鮮事。   昨晚吃飯時,胡娜問我:要不要去看一場足球賽,在林口醒吾中學新的人工草皮球場上?   放下碗筷...

魚嘴天光

大江東去,長江從金沙江往東漸行漸胖,越三峽、赤壁到南京,變成寬闊,對岸眼不可及。   大如火車的江輪右上左下,船鳴嗚嗚;這時的長江最好看,從「江濱魚嘴溼地」最能體現華夏大地母親河的恢宏壯濶。  ...

金陵之春

早安,南京。   天亮了,長江畔的江濱酒店先繞行一圈。     這酒店在建鄴區,江蘇大劇院旁,聽說是比較隱密的林園區。   太陽還未升起,尋找江南園藝來了…。     湖邊...

國父紀念館走讀台東南迴 體驗南島文化之美

為喚起大眾對歷史文化與族群多樣性的關注,國父紀念館今年推出「走讀國父史蹟與多元族群建築文化活動」系列,從4月起至7月中旬,規劃10條具代表性的走讀路線,走訪全台歷史場域與文化空間,邀請民眾實地走訪,體會台灣社會多元文化的深厚底蘊。其中東部路線「走讀義築與南島文化——台東南迴」於5月10日登場,帶領學員沿南迴公路踏查,探索建築與文化交織共生的風貌。

遍地開花慶佛誕  蔬食淨心報母恩 國際佛光會全台浴佛推廣蔬食 百萬人共發心同沐佛光感親恩

每年農曆四月初八是釋迦牟尼佛的誕辰,也是國定佛誕節,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自國曆五月初起,即在各地佛光山道場及全國各地廣設浴佛亭,更融合感恩母親節的主題,鼓勵大眾以蔬食報恩,淨化身心,累計有近百萬人參與,參與者雲集各界人士,從稚齡孩童到銀髮長者,無論本地居民、學校師生、醫護人員,甚或外籍朋友,都以虔誠之心,跨越年齡與文化界線,共沐佛恩,展現人間佛教的跨文化與國際性影響。

林口網球場之美 波光瀲灧、滌淨洗清

一個上午的豪大雨,球場變成水鄉澤國,紅土場的周末會泡湯。   極端天氣,意外欣賞了林口網球場之美。     雨後放晴,換來波光瀲灧、滌淨洗清,紅土場好美。   林口的天際線天天變,下...

中華電信用「5 心」陪伴,打造共融樂齡數位生活

中華電信臺中營運處今(4/9)日舉辦「樂齡E起來.5心智慧生活體驗營」,由副總經理林琬儒親自帶領企業志工團隊,與臺中市新社區大南社區發展協會攜手合作,邀請社區長者一同參與。活動以三大單元設計數位課程,從語音助理操作、健保快易通App應用到保健講座結合健康操,讓樂齡長者在輕鬆互動中認識智慧工具、走入數位生活。課程強調「用說的也能查資訊」、「用看的就能操作」,降低科技學習門檻,打造數位平權的社區典範。
- 廣告 -

最新文章

頭條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