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物誌

還原真相,為弱勢發聲 陳耀昌,筆桿與顯微鏡的共鳴

醫師投入研究在國際上發表論文很容易想像,但寫小說寫到被翻拍成電視劇則是罕見

劉蓉鶯水墨花鳥行遍天下 新年前夕專訪問與答:祈分享祥和帶來和平

近幾年以「69國名花彩墨個展系列」,在華人藝術圈再創極高評價的劉蓉鶯,2021年結束前夕接受本刊專訪時,除了向親友及讀者、藝文愛好者問候,祝福新年安好之外,劉蓉鶯表示:

左腦文學,右腦醫學 陳克華,詩人醫師的變形

【圖文授權/醫學有故事/作者:李碧華】到訪這一天,脫下白袍返家的陳克華,嗓音低沉間忽又清亮,簡潔範圍內不修邊幅而衣色奪目。家,一如所臆,帶著懷舊的華麗,完全吻合「詩人」、「畫家」、「收藏家」與「珠珠藝...

鮮甜勁嫩的大沙公當令,吳熾欽教你到哪兒買、怎麼吃!

半退休的吳熾欽總是比同齡朋友的體態要紮實精壯些。人稱吳老師的他,是基隆補教業與安樂社區小有名氣的海鮮達人,「愛吃生猛魚蝦蟹對身體幫助很大滴!」看他就知道此話不假!從冬至進補到過年歡聚,當令總免不了吃螃蟹!

為病人多做一點,就不會遺憾 彭汪嘉康,台灣癌症醫學之母

【圖文授權/醫學有故事/作者:詹威克 】在聽起來好像很遙遠、其實沒那麽久的三十年前,癌症在台灣就是所謂的「絕症。那個年代如果得知罹患癌症,患者大概就不去看醫生,反而到處求神拜佛或者尋求偏方,例如到某些...

陳樹基,開啟台灣生殖醫學篇章

走進台北市中心的中山醫院六樓,空氣中有一種溫馨安詳的氣息,這裡是生殖醫學中心,提供不孕檢查、試管嬰兒等生殖相關療程。轉角牆上的一幅書法吸引了訪客,蒼勁的字體寫著:「生兒育女莫煩惱,弄璋弄瓦樂淘淘,做人成功」,簡簡單單18個字,讓人會心一笑。

名醫陳勇利專訪 暢談中醫食療養身

  樂聯網問:您在中醫西醫數十年的濟世生涯中,據以立身處事的核心價值為何? 陳醫生答: 從1995年 行醫至今、累積治療人數有上百萬人次,自己兼具中西醫師、病人也常常問我、倒底...

魏崢,心臟醫學界永遠的明星

八月天,暑熱正熾,振興醫院的走廊上,院長魏崢步履匆匆。前一天,他在手術室整整忙了八小時,幾度處理患者幾乎無法止血的難關,直到天明;此刻,患者終於穩定,魏崢又到加護病房探視患者的狀況,緊盯每一個細節。

民生報老兵不死 樂聯網號角響起

時光飛逝,當年曾紅透全台灣的第一份不論政治社會,只談民生主義食衣住行育樂的家庭健康報紙「民生報」,竟然唱熄燈號已歷經15週年了,熄燈後,昔日民生報老同仁都各自努力,也曾一塊追隨光中兄在昔日蕃薯藤開闢的「天空民生@報」網站窗口大家共同耕耘寫下去,而發哥隨後再跟進他與煥榮兄新開闢的

12月假日公益音樂會 身障藝人獻藝 歡迎聆賞

十二月「褐藻生活館假日公益音樂會」,排定唐寶寶紀芃逢、雙眼全盲的張雅恩、紀秀月和廖庭澔等四位身障藝人輪番表演,歡迎喜歡音樂或熱心公益者前往聆賞。

我常常對著醫生瞬間墜入情網

因為病人太多,這家醫院好像都是一次叫兩三個進去,一個在簾子內看,其他在簾子外等

小孩童年不缺席 公主爸爸斜槓創業

在父親節的前夕,我們感受到濃濃的父愛溫暖,過去內斂的父親與現在情感外放的父親,有些許的差異......

心怡心語:幸福的磁場

幸福的人不見得比別人多一點兒幸運,而是多了一份將問題轉換為機會的能力。

如果有「失神比賽」的話

最近進入「不想煮不想煮不想煮就是不想煮」的人生境界,於是決定今天中午買便當就好。

誰誰誰,誰吃了鳳梨酥!

臉書朋友多半是做媒體的,這群人幾乎不吃鳳梨酥,起碼不敢公然吃,我不在這圈了,終於可以好好品嘗好東西。
- 廣告 -

最新文章

頭條留言